西宁成“一带一路”重要支点:高精尖产品出口多国,跨境电商“卖全球”

liukang202410小时前正能量吃瓜1113
西宁,现已从前史中的“西陲安定”之城,成为“一带一路”建议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作为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西宁自古便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旧日这座地处边境、偏远苦寒的高原古城恰恰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1000多年前,唐王朝和吐蕃在赤岭(今西宁湟源县日月山)建立了青藏高原最早的“茶马互市”,内地之茶与藏区之马在高山深壑之间活动不息,一起也成为前史上汉、藏两大文明产生沟通交融的一个重要途径。
驼铃悠悠、丝路漫漫,千载商路见证了前史的风云际会,踏入21世纪,高原特征藏毯逐步走上高端化定制之路,闪烁世界舞台。阿联酋迪拜的奢华酒店、五星奢华邮轮上现在也能看见“西宁造”的身影。
不过,藏毯仅仅是西宁不断深化买卖疏通的一个缩影。在共建“一带一路”建议下,太阳能光伏、碳纤维新资料等“高精尖”产品也从西宁动身,远销海外。
近年来,西宁市深化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作业严重要求,聚集工业“四地”建造,引导工业转型晋级,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参加世界经贸协作,先后与全球102个国家和区域、3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完结买卖来往。封关运转青藏高原首个归纳保税区,打通海陆空立体化物流通道。
2023年是“一带一路”建议提出十周年,作为古丝绸之路上最活泼的城市之一,10年来,西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式,正逐步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来往、人文沟通的重要支点。
藏毯,走向世界的金手刺
在间隔西宁市区20多公里的湟中区加牙村,加牙藏族的织毯技艺现已在这里传承了300多年。2006年,该项技艺当选国家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相关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进行扩建,为供给寺院装修及僧人们诵经的坐垫,藏毯便在塔尔寺邻近的湟中加牙村逐步繁荣鼓起。
加牙藏族织毯传承至今已有七代,杨永柱作为传承人之一,从13岁开端织造藏毯,现在已有40多个年初。从家庭手作业坊到规划化出产,再到现在高端化定制闪烁世界舞台,他见证了当地藏毯工业的开展与改造。“传统藏毯的图画以祥云、莲斑纹、水波纹这些元素为主,现在复原度比从前更高,现代气味更浓。”据他介绍,一幅长1.3米宽1米的纯手艺织造藏毯,大约需求花费半年时刻,价格上万元,乃至数十万元。
杨永柱对照图片织造藏毯。 汹涌新闻记者 谈婧媛 图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具有丰厚的天然牧场,盛产织造地毯最佳的质料——藏系绵羊毛,俗称“西宁大白毛”,具有纤维长,毛色纯白,有光泽,织密性强,弹性好,拉力大,耐酸,耐碱性较强等特征。用“西宁大白毛”织造的藏毯,具有坚韧耐磨、质地柔软、不易虫蛀、环保绿色等特征,其光泽犹如棉缎,是出产地毯的最佳质料,在世界商场上颇具盛名。
2003年,青海省将藏毯工业列为要点工业进行扶持和培养,接连出台系列方针支撑藏毯工业的开展,提出把青海建成世界性的藏毯出产集散地,以西宁市城南新区(2009年已划归城中区统辖)为基地把西宁建造成“世界藏毯之都”的方针,引导藏毯及绒纺企业入驻园区,完结工业集群化开展,藏毯工业迎来了快速开展期。2004年,首届藏毯展在西宁城南新区落地,不只展现了青海藏毯的企业形象,也为拓荒世界商场供给了时机。
于2008年建立的西宁经济技能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正是以青海资源优势和浓郁地域文明特征为依托,不断优化开展当地的藏毯绒纺工业。作为西部区域重要的毛纺工业集群试点区域,南川工业园区引入世界先进的地毯织机大力开展机织藏毯,成功招引了多家闻名藏毯企业入驻,已构成从原资料买卖、洗毛、分梳、纺纱、染色和藏毯(地毯)及针织服装出产为主的全链条工业。园区以藏毯出产为龙头的特征毛纺织工业集群已逐步构成,各类产品出口欧洲、北美、澳洲、中东等区域。据南川工业园介绍,园区内的藏毯工业2022年完结产量3.45亿元。2023年1-9月完结产量2.69亿元。
“每一位来过咱们工厂的外国客商都很惊叹,曩昔他们对藏毯的印象是类似于尼泊尔、巴基斯坦地毯那种。未曾想在西宁还有这么先进的出产工艺,不只自动化程度高,又独具特征,即便在欧洲的工厂,也看不到。这打破了他们的认知,尤其是在听到咱们做的迪拜双子塔万豪酒店、迪士尼邮轮这些高端项目,不由感叹青海出产力气之大。”圣源地毯董事长薛婷解释道,欧洲工厂基本上是机器流水线操作,与欧洲不同的是,藏毯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手艺工艺,比方手艺剪花、织造等,做到机器与手艺相交融。“欧洲做不了,由于它没有这么多人力,尼泊尔、巴基斯坦也做不了,由于它没有这么大型的设备。国外厂商对咱们很认可,说咱们的地毯不只是质量,各个方面都有保证。”薛婷表明,从出口来说,现在公司所占据的商场恰恰是从前欧美企业所主导的传统优势商场。
在圣源地毯出产车间的展现墙上,悬挂着几十块风格各异、色彩斑斓的精巧藏毯, 似乎置身于一场艺术展,一幅幅著作令人眼花缭乱。“藏毯是一个能够保存好久的东西,特别是手艺挂毯,乃至能够作为收藏品。在一些博物馆,古玩毯有成百上千年的前史,它是文明的一个载体,经过图画能够了解到那个年代的文明和审美,它早已不再是一个即时的消费品。” 薛婷说。
圣源地毯出产车间展现的部分藏毯。 汹涌新闻记者 谈婧媛 图
现在,西宁制作的藏毯现已出口到触及20多个“一带一路”建议的沿线共建国家。“咱们做的全部都是高端地标性的项目,出海很简单,有的大项目一做便是几万平。”但薛婷表明,曩昔仍是偏重于制作这一块,现在更期望从规划、研制等各个方面把藏毯打造成一个文明品牌,“让藏毯成为一张金手刺,把文明更好地传递出去。”
高原上的“高精尖”产品
近年来,清洁动力成为“一带一路”的协作热门。
“曾几何时,青海高原的高海拔成为咱们的下风,曾几何时,青海欠发达成为咱们一个标识,可是这些下风和标识在清洁动力这个严重机会面前改变了。青藏高原光照足,离太阳更近,成了光电、风电、水电开展优势。很多的戈壁荒漠成为清洁动力开展最好的基地。”青海省委书记陈刚在2023“一带一路”清洁动力开展论坛致辞时这样说道。从2020年开端,“一带一路”清洁动力开展论坛已在西宁成功举办四届,不只在促进清洁动力开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已成为世界清洁动力范畴最重要的协作沟通途径之一。
打造国家清洁动力工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青海高质量开展擘画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动力从无到有、不断扩展。
光伏即用太阳能发电,开展光伏工业,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离天空最近的当地,大片戈壁荒滩,年日照时长超2500小时,太阳能资源理论可开发量35亿千瓦。依托青海资源优势,西宁大力开展光伏工业,加速建造千亿级光伏工业集群,引入了一批光伏制作龙头企业,构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配套使用”较完好的硅资料光伏工业链。
现在,在西宁研产出产的清洁动力产品和抢先的光伏体系技能走出国门远销海外,让西宁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知道西宁。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分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IBC电池制作分厂副主任宋标告知汹涌新闻(www.thepaper.cn),公司在西宁从多晶硅出产到电池研制制作下手,现已构成绿色动力制作—建造绿色电站—出产清洁动力的绿色循环工业链,于2019年末完结了国内第一条N型IBC双面电池及组件量产演示线建造,同期到达职业抢先水平。
黄河公司IBC电池出产车间。受访者 供图
2022年是西宁IBC电池组件全面进军海外商场的起步之年。据《青海日报》报导,在2022年5月举办的德国慕尼黑世界太阳能光伏展会上,作为全球仅有量产双面IBC产品的光伏企业,黄河公司携最新款IBC组件盛装露脸,引起了欧洲商场的注重。同年11月,黄河公司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曼恩公司签署了可再生动力及绿氢项目协作开发体谅备忘录,西宁光伏企业成功走向世界。IBC电池组件产品,从西宁动身,远销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马德里工商业分布式房顶、慕尼黑修建外墙、奇塔代拉户用房顶等都有它们的身影。
“青海省在清洁动力方面已一起具有了天然地域优势和工业开展优势,而碳纤维是光伏、氢能和风电等工业开展不行代替的要害战略支撑资料。”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连峰在承受媒体采访时表明。谈及落户西宁的缘由,他说:“作为清洁动力大省,青海在电价、动力、土地等多个方面的要素本钱具有必定比较优势。由于挑选落户青海西宁,新项目投产后,公司T700级、T800 级碳纤维的出产本钱也得以压减。”
碳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新资料之王”,单根碳纤维的直径只要5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但强度却是钢的7倍至10倍,广泛使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器材、交通建造等范畴。从前,我国碳纤维长期以来很多依靠进口,商场上高性能T700级碳纤维曾卖出过每吨数百万元的高价,碳纤维也因而被称为“黑色黄金”。
2019年5月,中复神鹰西宁公司年产2.5万吨碳纤维项目落地西宁经济技能开发区,2023年5月完结全面投产,建成了全球首个海拔最高、单体规划最大的碳纤维出产基地。自2021年9月一期项目投产以来,西宁公司已累计向航空航天、新动力等范畴供给T700级、T800级等高端碳纤维2万余吨。
现在,碳纤维相关技能继续晋级迭代、出产能力不断提高,不只加速了碳纤维的国产化代替进程,促进了国产化碳纤维供给链的自主可控,并且全面提高了国产碳纤维的世界竞争力,碳纤维产品对外出口数量大幅增加。
当地媒体报导称,本年3月,中复神鹰向西宁海关所属西海海关申报出口至意大利碳纤维8.6吨,货值157万元人民币,这是该企业初次向属地海关申报出口碳纤维产品。短短一个月之后,碳纤维出口已累计超1千万元。另据西宁市商务局音讯,中复神鹰将在意大利建立5000平米的海外仓,以进一步靠近海外商场,下降企业物流本钱和服务费用。
跨境电商开展新途径
青货出海、走向全球。
10月28日,山东港口青海(西宁)内陆港揭牌,“西宁号”铁海联运班列首发,打通了“青货出海”新通道。此次班列初次采纳“区港联动”形式,满载1080.5吨的PVC从西宁综保区装箱直达青岛港,向海而行送往泰国和马来西亚。
当天,西宁市副市长肖向东在致辞时表明,保税方针和港口功用的两层利好叠加,产品出口愈加便当,退税周期大幅下降,通关功率有用提高,为“青字号”“西宁造”产品走出高原、奔向世界,拓荒了一条功率更高、本钱更低、服务更优、无缝联接、直运海外的世界买卖通道。
西宁综保区是青藏高原上首个归纳保税区,于2020年8月全面发动工程建造,2022年1月16日完结封关运转,是青海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造、扩展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到现在,西宁综保区共引入各类外贸企业24家。2022年完结进出口总额2.67亿元,占全市进出口额6.9%,占全省进出口额5.2%。2023年1月—9月,完结进出口3.25亿元,增加138%,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2%。
“西宁地处‘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交汇区域,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城市,咱们也正在构建辐射周边、联通海外的物流通道。依托山东港口集团的海运资源,打通了东向通道。青海是黄河头,山东是黄河尾,咱们首尾相连,本次黄河两头携手联动,两地的政府都很注重,给予了很大的支撑。” 西宁综保区运营服务部王君对汹涌新闻表明。
作为全省对外开放重要途径,西宁综保区以买卖来往为抓手、工业促进为方针,活跃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沟通与协作。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我国品牌产品(中东欧展)期间,西宁综保区与匈展途径,推进两边在跨境电商、招商引资、物流运送、工业开展、文明沟通等服务项目协作。此外,在24届“青洽会”期间,与中白(白俄罗斯)工业园签定《两区战略协作结构协议》,促进两边在清洁动力、特征农牧、文明旅行等范畴的经贸沟通协作,推进中白工业园和西宁综保区“两国两园”买卖开展。
上个月,西宁归纳保税区跨境电商工业基地开园,进一步打通了“青货出海”途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新动力新资料、民族文明工艺品和生物医药等特征企业出口愈加便当,安身“买全球”,跨向“卖全球”。
西宁综保区“青海出口展品展厅”展现的高原特征产品。 汹涌新闻记者 谈婧媛 图
从2015年起,国务院先后分7批建立165个跨境电商归纳试验区。2020年4月,国务院同意西宁建立跨境电商归纳试验区,西宁成为第五批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城市之一。西宁市商务局供给的数据显现,2021年西宁市跨境电商首单事务注册,当年完结跨境电商买卖额6200万元,2022年完结跨境电商买卖3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比重到达10%。2023年1-9月全市完结跨境电商买卖额2.1亿元,估计全年完结跨境电商买卖额3.4亿元。
西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近年来,西宁紧抓国家跨境电商开展的方针盈利,活跃培养跨境电商工业,西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途径、归纳服务途径相继建成运转,大龙网、敦煌网等国内跨境电商头部企业纷繁落户西宁,依托跨境电商途径B2B形式下的海外订单事务,西宁进一步扩展了当地优势产品的出口规划。
通道疏公例买卖疏通,西宁正活跃融入西部陆海买卖新通道,加速打造海陆空立体化表里联接顺利的物流通道。自199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内陆开放城市后,西宁对外衔接的通道不断拓展,以兰青—青藏—格库、格敦铁路为主骨架,兰新高铁、西成铁路为要害支撑,西宁机场为中心的“一主八辅”高原机场群联通国表里。跟着“清洁动力号”“中欧班列”“中越班列”“南亚班列”等世界货运班列的开行频次加密,太阳能光伏组件、碳纤维新资料、地毯等独具高原特征的“青字号”跨境电商产品,将搭乘世界货运班列“扬帆出海”。
(本文来自汹涌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汹涌新闻”APP)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热线:0592-5353158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协作专线

各方加大科技投入 或促跨境出资复苏

[新闻页-台海网]  近期,多个组织和公司表明,跨境出资在阅历上一年的萎靡后,有望在本年跟着微观环境部分改进、AI等前沿技术使用的投入加大,逐渐回温暖复苏。  联合国交易和开展会议日前发布的陈述指出,...

友情链接: